2008年6月22日

紡織業 瞄準泛湄公河經濟圈

【經濟日報╱閩潔(工研院ITIS計畫產業分析師) 】
2008.06.08 03:06 am

1992年大湄公河次區域六國(中國大陸、泰國、越南、柬埔寨、寮國及緬甸)舉行首次部長級會議,共同發起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Greater Mekong Subregion, GMS)機制,加強各國間經濟聯繫,以促進次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實現共同繁榮。
GMS合作以專案主導,根據次區域成員實際需求提供資金和技術。自啟動以來至2007年底止,在交通、能源、電信、環境、農業、人力資源開發、旅遊、貿易便利化與投資等九大重點領域展開180個合作項目,共投入資金100億美元。
中國大陸在2002年宣布,將廣西省省會南寧定位為與東協國家經濟合作的重點發展城市,並為南寧爭取到東盟博覽會永久會址,自詡為東盟領導者。2005年「廣州-南寧-友誼關」高速公路完成,過去從廣州經海運至越南首都河內需時六天,現在則減少為兩天。2006年串接泰國與寮國間的「第二湄公橋」開通,自廣州到曼谷的陸運從15天減少為六天,成本則省下六成。
在中國大陸與泛湄公河流域經濟圈國家的雙邊貿易中,除了天然資源外,以成衣及紡織品為大宗。在中國大陸的主導及互惠政策下,泛湄公河經濟圈成為新興的黃金走廊。
RCA(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dex)指標代表比較利益指數,以出口值多寡來評比競爭優勢高低,計算一國某一類產品占全球該類產品出口值的比率,可視為出口績效指標;當一國的RCA值愈大時,表示該產品占該國的出口比重愈大,亦即該國相較於其他國家在這項產品上具有競爭優勢。
RCA值僅反映一國產業的出口競爭力,並未同時顧及該產業的進出口情形,因此加上NTI(Net Trade Index)有助於產業整體貿易的分析。NTI表示一國某一類產品對全球出口減去進口的差額,占該類產品對全球出口加上進口的比率,數值介於-1到 1之間。
當NTI指數為 1時,表示該產品只有出口而沒有進口,擁有最高的比較利益;當指數為-1時,表示該產品只有進口而沒有出口,缺乏比較利益。中國大陸、泰國及柬埔寨的成衣產業擁有較高的比較利益,顯示雖然中國大陸的生產優勢漸失,卻仍保有世界工廠的形象;泰國則因其政府近年全力打造時尚產業,透過舉辦相關展覽吸引國際採購,出口成績亮眼。越南成衣產業的比較利益則持續上升,確立成衣出口大國的地位。紡織品部份,NTI指數顯示越南及柬埔寨仍缺乏中上游布廠及原料廠,產業缺口值得注意。
2007年8月引爆的美國次級房貸危機擴及歐美日等先進國家,相形之下東亞經濟體在全球景氣低迷下仍持續強勁成長,也突顯泛湄公河經濟圈黃金走廊的吸引力。相較於先進國家平均1.3%的經濟成長率,預估越南、柬埔寨、寮國自2007年起均有超過6%的GDP成長率。
然而,2008年在油價飆漲下,生質能源的開發也將糧價推向高點,引發上述國家的通膨壓力,也埋下罷工的種子。2007年越南發生400餘起罷工事件,今年4月開始的罷工潮再度重創台商,2008年罷工事件已達200多次。2007、2008年柬埔寨及越南的消費者價格指數年增率皆超過5%,估計越南更是連續兩年高達12%。而緬甸2008年5月遭逢暴風侵襲,也加劇通膨壓力。
越南為繼中國大陸之後,成為台商投資的首選,雖然外國人直接投資金額遠勝於鄰近的寮國及柬埔寨,但2008、2009年寮國及柬埔寨也有平均10%的出口成長率。紡織紗線為中國大陸對柬埔寨、緬甸、泰國及越南的主要出口產品之一,顯示中國大陸正充分運用比較利益優勢,填補上述國家在紡織業中上游的缺口。台灣被排除於區域經濟的框架外,難敵中國大陸在東協經濟體的貿易優勢。
就下游成衣業者而言,柬埔寨更純樸廉價的勞動力儼然是下一個越南,可作為生產基地考量;就中上游紡織業者而言,越、柬、寮、緬諸國皆缺乏紡織產業中上游競爭力,赴當地設廠成為享有區域經濟關稅優待的選擇。迄2007年為止,台商投資柬埔寨的金額及件數遠不及越南,發展空間令人期待。
【2008/06/08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