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19日

寒假

每到放寒暑假,就會有人問你不回去過年嗎?
這個問題是所有華人的過年問號?
可是回去會讓我覺得更空虛,
雖然可以去拜訪親人和朋友,
但經去年回去後,看到身邊的朋友,
都已經是藥客的代理人,
整個環境都是十分的瘡孔,
已經無聊到只剩下和毒品對話了。
會問題的人永遠不會去了解背後的因果,
雖然留在台灣會很孤單,
至少在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我也不想花那些錢,回去後就一直擔心學校的事情,
有時也想順便和自己對話,
回家,誰不想回家,誰又沒有家呢?
寒假,每天下班後就宅在房間,
年復一年,回家對別人來說就是團聚,
是一家人開心的時光,縮少離別的距離。
想起了,父親以前在外面的愁穿愁吃的日子,
別說是一年的時間,只怕在六、七年也看不到父親的臉,
無法想像父親是如何渡過這麼多年的思鄉,
就像父親一樣的想法,空虛的時間可以渡過,
空虛的人生不能渡過。

這學期有認真活過?

考完期未考的感覺是空虛,
雖然是一段漫長的休息,
心中總是不踏實寒假的目標是什麼?
這學期真的有認真在唸書,
說實在的,有些事想通了,
不可能一輩子停留在以往的畫面,
始終要一一面對,
承認是我逃避的無能,
卻又是我心靈的窗口。
現在的生活,就是要認真的過每一天吧!
學校是大腦的知庫,我的思考泉源,
何況交這麼學費,要多修一些學分,
好好去享受剩下的大學生活吧!
愈來愈愛當大學生了,感覺是知識和情操的前峰。

2009年1月6日

新年新希望!

揮別了渾噩的2008!
揮別了懣悶的鼠年!

如果有人再說鼠年行大運,我就……
如果有人再說2008年是拜拜年,我愛……

新一年的新希望,貪心一點好了!

新的一年 全家身心健康,事事順心,牛年行大運桃花
新的四季 書聲季季入心 季季風靡年輕的風采
新的12月 夜夜好眠,夜夜歡。月月光,日日閃
新的385天 天天風趣 天天上進 天天阿Q精神 天天賺大錢
新的秒秒 世界秒秒和平 緬甸秒秒好過

各位王牌天神請帶走我的願望吧!

2008年10月14日

服務,看見自已

今天下午六點鐘就和大師一起去吃飯了,
將近七點就去聽sam的演溝,
「 服務,看見自已」,是今天的主題,
國際會議廳露續的座滿了人,
sam演講得很精彩,大家都紛紛熱烈討論起來,
給我最大的感想是很敬佩sam的精神,
我覺得sam是少數對緬甸民族做入最深的研究和了解,
其實他的個性和理解程度,和當地緬甸人民的心態,
已經沒有兩樣了,這種跨文化的溝通,
SAM可以如此的精辟深研,和付諸行動,
對我而言,這就是一種非常做為成功的地球人。

演講結束,到小攤小喝了一杯酒,
感覺又回到美索了,會不止襟的到起酒來喝著,
又敞開一些話題,似乎又是美索的一段時光口朔,
明天還要上班上課,不然這些美索酒鬼又不醉不歸了。

2008年10月10日

SAM 董 要來政大開講了~~歡迎


【泰緬邊境人道救援經驗分享】
10/14(二) 19:00 「邊境漂流」作者賴樹盛精彩開講

演 題:服務,看見自已-泰緬邊境人道救援經驗分享
分享人:賴樹盛
經 歷:TOPS台北海外和平服務駐泰領隊,「邊境漂流-我們在泰緬邊境2000天」作者
時 間:97年10月14日星期二晚上7時
地 點:逸仙樓演講廳(050101)
聯絡人:研學會總幹事鄭中睿0963042532、課外組盧小姐62231
















2008年10月4日

多讀經典 細讀經典

在自我學習課上,看到的一大陸論壇的有章,
不得不推一下。


多讀經典 細讀經典——和研究生談讀書
作者:
葉朗 (中國經濟史論壇於2004-4-21 1:17:36發佈)  閱讀3823次
  人文學科研究生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讀書。我國大學文科研究生的讀書量大大低於國外大學研究生的讀書量。現在我們有一部分畢業生的文化素質和學術水準比起過去來有所降低,讀書少是一個重要原因。所以我希望諸位在攻讀博士學位或碩士學位的三年中,要加大自己的讀書量,要用更多的時間來讀書。一旦你走出學校,走上工作崗位,你就沒有那麼多的時間來讀書了。   下面我就讀書的方法問題,談三點想法,供你們參考。   一、多讀經典著作和大師的著作   我當學生的時候,我們的老師就向我們強調要多讀經典著作,多讀大師的著作,現在我也要向你們強調這一點。我想這也是許可以列為讀書的第一條原則。   每個學科都有若干經典著作,這些經典著作都是每個時代人類最高智慧的結晶。每個學科都有一批大師,這些大師的著作也充滿了智慧。我們讀這些經典著作和大師的著作,就是為了吸收他們的智慧,使自己更快地成長起來,使自己更快地成熟起來。俄國19世紀哲學家、美學家車爾尼雪夫斯基有一本小說《怎麼辦》,在當時影響很大,因為小說中寫了幾位那個時代的新的人物,其中最傑的一位名叫拉赫美托夫。這位拉赫美托夫讀書有一個習慣,就是唯讀經典著作,例如文學就讀果戈理,物理學就讀牛頓。他說,其他一些著作,我只要翻一下,就知道它們是果戈理的模仿,或是牛頓的模仿,有的是很拙劣的模仿。正因為他讀的經典著作,所以在同樣的時間裡,他的收穫比別人大,他的進步比別人快。   多讀經典著作,多讀大師的著作,經常接觸經典,經常聆聽大師,可以把自己的品味提上去。一個人如果老讀三四流的著作,就會被那些著作把自己框住,自己的情趣、格調、眼光、追求等等也會慢慢降低。這也是一種薰陶,一種潛移默化。大家都讀過莫泊桑的小說《項鍊》,我記得過去的中學語文課本中有這篇小說。小說女主人公為了參加婚禮,向人借了一條項鍊,結果項鍊丟了,她得賠人家。項鍊很貴。為了掙錢,她去給人洗衣服,什麼話都幹。生活環境變了,接觸的人也變了,人的性情也整個變了。過去很文雅的一個人變得可以站在大街上兩手叉著腰大聲罵人。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就是環境的影響,環境的薰陶。家庭環境,學校環境,社會文化環境,對於一個人的影響都極大。一個人讀的書也構成一種精神——文化環境,它也會很深地影響一個人的文化氣質和文化品格。   二、細讀經典著作和大師的著作   對經典著作和大師的著作要精讀。我為《書摘》雜誌寫過一篇《精讀幾本書》的短文,就是提倡精讀經典著作。我在文章中說:“精讀,用古人的話說就是‘熟讀玩味’,也就是放慢速度,反復咀嚼,讀懂,讀通,讀透。”我又說:“一個人要提高文化修養,打下做人、做學問的根底,必須精讀幾本書。”   精讀,換一種說法,就是細讀。多年來我一直感到,我們對於一些前輩大師的著作往往讀得很粗心。例如對朱光潛先生的著作,很多人只注意其中關於美的本質問題的論述,其他的都忽略了。其實朱先生的著作內容極為豐富,有許多有價值的東西,我們都忽略了。所以1992年在紀念朱光潛、宗白華誕辰一百周年的學術討論會上,我提出我們應該細讀朱光潛、細讀宗白華,後來在《張岱年全集》和《湯用彤全集》的出版座談會上,我又提出我們應該細讀張岱年、細讀湯用彤。細讀這些前輩大師的著作,可以讀出許多新的東西,可以讀出許多對我們今天仍然很有啟發的東西。   當然,要精讀一本經典著作或一本前輩大師的著作,並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有時要花很大的力氣。40多年前我曾讀過日本一位哲學家柳田謙十郎寫的自傳。他在自傳中說他花了整整一年時間才讀完康得的《純粹理性批判》。為了慶賀這件事,他夫人還專門為他舉辦了一次家宴。這個故事使我領悟到,一個人寫出一本書固然不容易,固然值得慶賀,一個人讀完一本書(當然是《純粹理性批判》這樣的經典著作)也同樣不容易,同樣值得慶賀。   讀經典著作不能太性急,不能貪多求快。熊十力先生曾經說,過去一些名人傳記往往稱美這個人“一目十行”,其實這種人在當時不過是一個名士,很少能成就大的學問。所以讀經典著作不能求快。相反,要靜下心來讀,要放慢速度,要充分消化,把書中有價值的東西充分地吸收到你自己的頭腦中來。像康得、黑格爾這樣一些經典作家的著作,如果你一年能讀兩本,我想就是很大的成績。如果堅持下去,10年你就可以精讀20本,20年你就可以精讀40本,那就了不起了,人人都要對你刮目相看了。   三、要善於抓住最有啟發性、最有包孕性的東西   讀經典著作和大師的著作,要善於抓住書中最精彩的東西,抓住最有啟發性、最有包孕性的東西。所謂最有啟發性,就是能夠啟發你的智慧,推動你去思考更深一層的問題。所謂最有包孕性,就是作者提出了某些很有價值的思想和命題,這些思想和命題有著極為豐富的內蘊,可以發生出許多新的思想。我可以舉幾個例子。例如,王夫之認為藝術與非藝術的區分,在於能不能“興”,這就是一個極富有包孕性的命題。王夫之用“現量”(“現在”、“現成”、“顯現真實”)來規定和闡釋審美活動,也是一個極富有包孕性的命題。從這些命題可以生髮許多新的思想。又例如,宗白華先生在他的《形上學》筆記中突出了“象”這個概念,他認為,中西的形上學是兩個不同的體系,西方的體系強調“數”,中國的體系強調“象”。他說,“象者,有層次,有等級,完形的,有機的,能盡意的創構。”,“象二是自足的,完形的,無待的,超關係的。”,“‘象’如日,創化萬物,明朗萬物!”宗先生的這些論斷,有極豐富的內涵,也可以生髮出許多新的思想。經典著作和大師著作的價值,就在於這些富有啟發性和包孕性的思想和命題。這就是精華。這就是靈魂。我們要善於發現,要善於抓住,要善於挖掘。   但是我們有的同學讀書的時候不善於抓住這些東西。他們抓住的往往是一些很一般的東西,而對書中真正的精華、活的靈魂似乎視而不見。例如前幾年我曾多次建議一位同學去讀一本前輩學者的著作,後來他讀了這本書,還寫了一份讀書報告。但我一看他的讀書報告,發現他抓住的都是一些無關緊要的、在別人的書裡也都有的東西,而那本書中真正深刻的和具有啟發性的東西,他一點也沒有抓住。   我想這就是理論思維能力的問題,也就是我常說的理論感的問題。一個人缺乏理論的直覺,就抓不住別人著作中真正有價值的東西。那樣他雖然也讀了很多,但真正的收效並不大。就像一個人進了一座鑽石礦山,發現不了真正的鑽石,卻費了好大勁抱了一大堆普通的石頭回來,你想那有什麼意義?

2008年9月25日

臥虎藏龍的鬥士

今天和攝影大師去中和,
訪問一位由緬甸定居台灣的鐘叔叔,
在台灣生活已經二十五年了,
但對於緬甸從事反政府的事,
從來沒有無役不與。

在85度c坐著聊他的故事,
年輕時候的一些愛國情操,
被緬甸政府的種種困囚,
雖然已被列為黑名單,
他依然在為他的理想找出路,
很多為國的故事,在他身上持續著,
很感動也很開心,可以遇上他,
述敘他一生的故事,
從老婆到兒子無所不談。
完全看不出來他的事跡,
真的臥虎藏龍的高手。

加油了事!

2008年9月20日

遇見蘇格拉底

最近看了電影<在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
覺得其中有些對話,還滿有意義的,

「總是有事件在發生
每個時刻都是不平凡的時刻

每個行動都有其代價和歡樂之處
能夠體會兩都 即合乎實際
又能為自己行為負責的人

對自己做的每件事要心存感激
生活別馬馬虎虎

把頭腦切成碎片
攻擊恐懼和害怕」。

2008年9月7日

泰國啤酒


這是今年的戰績就這麼多,
小章學長來了以後有趕上一些進度,
不過比起去年真的小咖啦~~


SPY,是一種甜酒,共有五種口味,
喝完之後才開始感覺有醉意,是女生的最愛。


大象牌,酒精度比較高,
較快進入醉意,通常是大漢的最愛,
但價錢比較低。


LEO, 價錢中等,酒精濃度較低,不容易醉,
是我們的最愛。


SINGHA, 上等酒,價格泰銖50元,
是最好喝的泰國啤酒,不容易醉,
偶然喝一認真的很爽,常喝浪費錢。

2008年9月3日

Don't forget us




如果不懂得用槓桿原理兩瓶酒對口開瓶蓋的話,請個自出去喝悶酒吧,不然會被ABAU的成員唾棄,要喝上整整一個禮拜的不歸酒,恭禧你已成為會員了。ABAU全名是 ALL BURMA Alcohol UNITE,顧名思義就是緬甸精酒中毒聯盟,在SAM和YVONNE引介之下來到ABAU的警戒中心,桌上擺滿了步槍和手榴彈,桌邊烤翻了幾頭魚,裡面坐滿梅道診所的戰士,沒有人持槍強迫你喝酒,但也不敢挑戰戰士身上的真槍實彈,往宅後面空檔的走廊就是他們的會議室,靠出道的左邊還有著幾個空位,等著依序排排站坐進去有些嚴瑾,不知道等會兒說錯話犯本意,還是亂問問題產生的獵殺行動,傻三和我們這些菜鳥只拿著酒杯先喝上幾杯帶些醉意再對話。

沒想到,還沒喝到第三杯,主席Dawin就開始了他的生涯課題,以及ABAU由ABAG演變而來的故事,Dawin是梅道診所負責健康醫療衛生的工作人員,待在梅道診所已經是十幾年光陰,他本身可以申請移民到第三國家,可是他放棄了,拿著酒杯眼神仰望傳出信任感,侃侃而談克倫家鄉人情和土地的感情,為什麼要堅持留在梅道診所,Dawin認為有些事情總是有人要留下來做,雖然非沒有他不行的時局,但有多少人能真正留下為邊境難民服務,加上學運之後逃出的時間之久,幾乎是苟且偷生的代名詞,沒有更進一步可以施展雄才大略,背負的使命感沉重麻木,愧疚之心天荒地老,是絕望的使命強迫往身上拘束。

快半夜十二點了,漸漸和他們聊成一團在同個櫥窗下,不知不覺桌上的武器不翼而飛了,擺出來燜烤的香魚,發出笑聲和乾杯的合音,彈著吉它歌頌友誼橋樑的天空,不論是克倫語、克欽語、英語、緬語、印度語、泰語、中文都混為一談,學習專長言語交換哈啦,把不足的詞彙互補組合一起使用,比單一言語交談來得有趣,特別遇到正妹時要搭訕的首要目標。這時,傻三的旁邊來了一位克欽的戰士,忘了是什麼來著,和傻三的開場白第一句就拋了雄鷹飛彈「Don’t forget us」,我還懂得幾個簡單的用語,接著就是一連串的英語開始敘述他內心森林,不能說他已經醉了,嘴唇黑紅表達給傻三萬般的訊息:「Don’t forget us, 我們不是沒有家,我們也不想呆這裡,我們有自己國家,有自己的民族和家人,緬甸是我們的土地,只是不得已生活在這裡的,時時刻刻分享我們的每一份用心,為國家民族前進的鬥士,即使我們沒有了生命的源頭,我們依然毅力不渝永不協妥,只要你們不要忘記我們就好了,雖然我們都來自不同的地方,但是我們用相同的信念生存著,酒是我們聚在一起的媒介,你今天把這事件記下,未來能不能看出一個事實」。

有些生離死別的味道,猶如敢死隊戰前的告別儀式,少了敬禮和禮畢的口號,傻三緩慢了氣氛,只對他說:「怎麼可以忘記你們呢?有機會再來和你們一起生活」,傻三的客套太老梗了吧!要不是戰士喝醉了,廢不了六顆子幫傻三按摩三頭六臂,我們這群菜鳥可以能喝醉撐到最後的沒幾個,我不時去一趟廁所,回來DAWIN繼續他的奮鬥史。

不知不覺已夜深人靜,整個社區已經安寧一曲,太陽明天依然爬上來,而ABAU成員依戀著沉醉的夜晚,不想抓住明天絕望的尾巴做事,彷彿是播完的電影裡面,如果沒有工作人員去開燈,裡面觀眾就永遠看不到Exit的標示。

回程,騎著腳踏車後座載上傻三,我只剩意志沒醉,身體八卦陣般的騎著回到住所,清洗了臉回來幾分睡意靠在地板上,隨手拿了狄更斯的<<雙城記>>,看了幾頁再回想今晚的故事,書中第一頁寫著如此的佳句:

「那是最美好的時代,那是最糟糕的時代;
那是個睿智的年月,那是個蒙昧的年月;
那是信心百倍的時期,那是疑慮重重的時期;
那是陽光普照的季節,那是黑暗籠罩的季節;
那是充滿希望的春天,那是讓人絕望的冬天;
我們面前無所不有,我們面前一無所有;
我們大家都在直升天堂,我們大家都在直下地獄-------簡而言之,
那個時代和當今這個時代是如此相似,因而一些吵嚷不休的權威們也堅持認為,不管它是好是壞,都只能用「最………….」來評價它。」

我相信絕望的時刻會過去,充滿希冀的春天也會到來,敬ABAU~~乾杯!
此時傻三已經鼻鼾轟雷,我把燈關上帶著醉意悄悄入眠了。